作者简介
郑功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迄今出版有《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等40多种著作,发表理论文章500多篇。曾多次荣获中国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国图书奖等。
内容简介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制度安排,具有兜住民生底线的重大责任,也是政府重要职责所在。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城乡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我国社会救助工作虽已取得重大成就,为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正处于加快纳入法制化轨道。本书将为《社会救助法》的立法提供理论依据。一是通过立法明责赋权,即明确政府救助低收入困难群体的法定责任,明确低收入困难群体享有申请救助的法定权益。二是打破当前社会救助制度多部门分割的格局,将其统一为综合型社会保障制度。三是明确规范社会救助的运行程序,包括申请资格、从申请到救助的整个规程。四是明确各级政府社会救助的财政责任及其分担比例。五是强化积极功能,明确收入豁免等制度。六是明确社会救助经办机制应当专业化。七是强化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全方位监督。八是处理好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的关系。
目录
总序
上篇 中国社会救助立法
第一章 社会救助法制建设总论
一、全面认识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性
二、对我国社会救助发展的总体评估
三、社会救助立法的核心理念与总体思路
四、立法要解决的问题
五、适宜的社会救助法框架
第二章 社会救助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关系及处理
一、与社会救助法相关立法概览
二、与社会救助立法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救助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关系处理
四、结语
第三章 社会救助项目设置与体系优化
一、我国社会救助项目设置和体系发展现状
二、发达国家社会救助项目设置与体系框架
三、中国社会救助项目调整与体系优化建议
四、结语
第四章 生活保障标准的设定
一、生活保障标准的重要性
二、我国生活保障标准设定的立法依据
三、生活保障标准的发展性
四、生活保障标准的设定主体
第五章 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分工
一、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分工现状
二、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分工存在的问题
三、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分工国际经验借鉴
四、我国社会救助支出责任分工调整
五、结语
第六章 社会救助监管体制
第七章 社会救助经办管理现状及立法建议
一、社会救助经办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二、社会救助经办管理的立法建议
第八章 以核心家庭为单位确定社会救助对象
一、关于我国社会救助对象的争论
二、以核心家庭确定社会救助对象的原因
三、核心家庭的认定标准
第九章 社会救助受助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社会救助受助人的一般权利
二、社会救助受助人的特殊权利
三、社会救助受助人的义务
第十章 社会救助法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
一、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的重要意义
二、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方法与救助对象识别
三、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
四、现行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存在的问题
五、立法建议
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法的法律责任规范研究
一、社会救助法律责任机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制度概述及评价
三、法律责任的类型及内容
四、社会救助法律责任的落实与救济
五、完善法律责任相关规范的建议
第十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的社会救助制度
一、中国台湾地区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
二、中国台湾地区社会救助制度现状
三、中国台湾地区社会救助制度特点与启示
第十三章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救助制度
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救助制度历史
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救助制度现状
三、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社会救助制度特点与启示
下篇 国外社会救助立法
第十四章 美国的社会救助立法
一、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框架体系
二、美国社会救助立法阶段及推进路径
三、美国社会救助立法特征
四 、结论
第十五章 日本的社会救助立法
一、日本社会救助法制的历史演变
二、日本《生活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三、日本《生活穷困者自立支援法》的主要内容
四、对我国社会救助立法的启示
第十六章 德国的社会救助立法
一、德国社会救助立法史
二、社会救助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三、《社会法典第十二册——社会救助法》的结构
第十七章 韩国的社会救助立法
一、国民基础生活保障立法的概要
二、国民基础生活保障立法的基本内容
三、国民基础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
四、国民基础生活保障立法与制度改革及启示
附录一 社会救助行政法规与重要政策性文件
一、行政法规
二、发布的政策性文件
三、主管部门联合发布的政策性文件
(仅供参考,请以实书为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张梦含
审核编辑:丁 一